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微信
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微博
今后五年,是学校实施“两步走”战略第一步,加快推进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研究教学型大学建设的关键阶段,也是卓越学院生存和发展的攻坚阶段。学院深入学习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,对未来进行了深度思考和认真规划,以期增强学院办学活力,提高办学质量、水平和效益。
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规模、结构、质量、效益协调发展,以新工科背景下卓越人才培养为中心,以“五大理念”发展为主题,以学科竞赛导向为重点,以国际合作办学提速为契机,深化教育改革,提高教学质量,努力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质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、特殊型人才,实现学院跨越发展。
不断完善跨界复合优秀人才培养体系
学院坚持“以生为本、引导为先;转变观念、追求卓越”的办学理念,积极探索多学科专业复合交叉型、特殊型人才培养模式,努力培养基础宽厚,知识、能力、素质、体格俱佳,具有家国情怀、国际视野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和杰出工程领导者。在总结以往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,学院根据今后五年发展需求,修订完善系列制度文件,有效保障荣誉激励机制。
全面修订完善本科专业培养计划,坚定不移地推进四项教学改革:进一步推进N-1课程改革,大幅减少课内学时,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;全面推进电子信息课程群改革,以工程实践为导向,完善“电子技术基础”课程体系;大力完善外语教学改革,以交流能力为核心,推动托福或雅思成绩替代大外课程;争取推动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,以云财务为方向,突出会计与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的复合,全面推动会计人才培育体系变革。
以数字经济为导向发掘人才培养新特色,积极探索区块链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新兴科技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。在大类培养、专业准出的基础上,构建新的专业培养模块,挖掘多方向的专业特点,以期引领学校的专业学生培养方向;在专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,尝试校企联合模式,培养主动适应前沿科技要求的研究创新型人才。
确定关键指标,明确核心工作,认真分解落实
认真制定学院今后一个时期的关键指标,明确下一步的核心工作,做好任务分解和落实工作,做到人人有指标,人人有活干。从学科竞赛、学生选拔及分流、创新创业教育、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,制订多层次的实施步骤。
加强学科竞赛管理体系化建设,健全学科竞赛激励机制,注重教师引导和培训指导;通过搭建多专业复合和多层次传递的学科竞赛平台,充分发挥学院大类培养和专业相结合的优势,助推实践创新,冲刺高水平学科竞赛奖项。学生实践创新类项目立项数和参与学生数、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励数有更大突破。
持续改进学生选拔及分流机制,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、思辨能力、实践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,提高生源质量。加强企业实习、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,提高实践教学质量。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,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。
强化班主任、学业导师、思政导师、专业导师、企业导师等队伍的建设与管理,实现导学常态化。持续推进专业导师制建设,100%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,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,学生全面参与导师科研项目。
加速推进国际合作办学
提升国际化培养层次,加强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合作,争取与剑桥大学和杜克大学等高校合作接洽,合作单位增加1所世界名校;拓展国际交流深度,促成百强名校三个月以上交流项目;深化国际交流内容,增加国际交流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参与;改革国际交流资助制度,全面推行资助申请制度和差异化奖励政策;提高国际交流水平,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雅思、托福等外语水平考试,落实优秀生奖励政策。
做实做强学生工作与学院文化
强化从严治党责任意识,进一步增强学院全体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,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加强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建设;强化意识形态工作,加强党支部工作标准化建设,规范党员发展,加强学生党员、学生干部整体性培优。
进一步融合思政教育与荣誉教育,结合荣誉文化建设,在学生工作机制、工作方法上进行特色改进,做实做强卓越大讲堂、寒暑假训练营、最周末特色课堂等项目,推进荣誉教育,助力跨界发展。
提倡“书院制”管理模式,建设集管理、教育、实践、服务、引导为一体的扁平化学生工作体系。整合优化HC荣誉文化资源,深入开展各类高水平研讨、学术沙龙、特色课堂等活动,提升荣誉教育的内涵和实效。
加强学风建设,进一步推进学习共同体工作,多途径推进研究性学习。引导学生树立考研目标,增强考研动力,营造浓厚的考研氛围,努力提升考研择校层次。(卓越学院)